9月25日至2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长沙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简称“长沙中心”)组织专家组对岳阳市耕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项目(简称“岳阳项目”)开展野外验收。
专家组通过听取工作汇报、查阅原始资料、实地抽查采样点位、质询等方式对项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通过检查,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组严格执行相关规范要求、野外工作布置合理、施工流程科学规范、质量体系运行有效,综合评定结果为“优秀”。期间,专家组就项目后期成果总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下一步,项目组将抓好问题整改,加强成果总结,做好综合研究,确保项目顺利完成总体目标任务。
据了解,该项目自2020年开展工作以来,在湖南省汨罗市、岳阳县、湘阴县一带开展基础数据调查,旨在查明调查区富硒等特色土地资源分布,完成调查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综合等级划分和评价工作。目前,项目组已摸清调查区
土地质量状况,初步圈定富硒土地
,并对洞庭湖东南缘水稻、玉米、油菜等10余种主要经济农作物安全性及富硒特征开展调查评价。经分析研究,红薯富硒潜力较大,在桃林寺镇圈定富硒红薯基地1处、后备基地2处,有效支撑汨罗市打造富硒红薯及富硒皮粉品牌,擦亮“红薯之乡”名片。查明洞庭湖东缘草鱼、鲢鱼、小龙虾可食用部分安全富硒率分别为86%、71%、70%,为地方特色水产养殖、小龙虾食用安全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发现土壤污染区菜籽油安全富硒率比土壤清洁区更高,油菜与“中洲乡”牧草轮作对土壤重金属吸附效果较好,为洞庭湖区污染土壤经济高效利用提供了生态方案。向地方政府编制移交6份区县级图件报告,支撑调查区国土空间规划与基本农田核实整改工作,为当地农业种植区划、土壤污染防治、粮食安全和建设“健康中国”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者:陈方伟
摄影:毛雄、李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