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三角洲是连接河流与海洋的重要枢纽,蕴含着丰富的海陆相互作用的地质信息,作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地区,近年来却面临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所导致的海岸侵蚀、地面沉降、沿海低地淹没等一系列潜在威胁。为了更好地应对河口三角洲地区未来可能发生的潜在自然灾害,因势利导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我们亟须掌握三角洲地区的沉积演化历史,以实现对河口三角洲地区更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关于韩江三角洲开始接受沉积的时代,有四种看法,即认为是全新世、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早期,时间相差数十万年,具有较大的争议。本次研究对记录韩江三角洲晚第四纪以来沉积环境、气候和海平面变化等信息的韩江河口外海域进行钻孔布设取样,通过微体古生物化石、粒度等多指标分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在高分辨率、高精度的AMS14C和OSL年龄框架的约束下,获得该地区晚第四纪环境变迁、海平面和气候变化等信息,进一步探讨了韩江三角洲晚第四纪沉积演化过程。
结果显示,韩江三角洲约晚更新世早期(MIS5期)开始接受第四纪的沉积,自下而上主要划分为三个沉积旋回,其中第一和第二旋回时代属晚更新世,第三旋回属全新世.末次冰消期以来韩江三角洲与其他河口大致具相似的地层结构和演变过程,即早全新世下切古河谷充填和河口湾发育,中-晚全新世三角洲建造。全新世韩江三角洲初始发育模式表现为河口湾向三角洲转化阶段及典型的三角洲进积阶段。此时,三角洲进积速度较快,越来越多的沉积物通过第三列岛丘,向海汇集。 该时期韩江河口开始发育障壁-潟湖体系。随着三角洲的不断建造,潟湖水体被三角洲沉积所充填,障壁沙坝也随之向海迁移,如此循环,研究区发育了独特的障壁-潟湖海岸三角洲沉积。
相关研究结果以“Study on Sedimentary Evolution of the Hanjiang River Delta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为题发表于综合期刊《Applied Sciences》(JCR-Q4,IF=2.7)。该研究由海口中心海岸带地质环境团队王洋、王万虎等合作完成,得到中国地质调查项目(潮汕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ZD20220607;惠州-汕尾海岸带自然资源综合调查:DD20230415)的资助。
论文全文链接:Applied Sciences | Free Full-Text | Study on Sedimentary Evolution of the Hanjiang River Delta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mdpi.com)
作者: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