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地质学会印发《关于命名中国地质学会第五批地学科普研学基地(营地)的通知》(地会字〔2025〕33号),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三亚海陆关键带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三亚观测站”)成功获批中国地质学会第五批地学科普研学基地。
三亚观测站依托独特的地理及生态优势,秉持“陆海统筹、山海联动”发展理念,以“由山顶到海洋”的系统性研究思路,构建了海南岛南部流域生态系统立体观测网络。站内现已建成三大特色科研场地——三亚低地热带雨林通量观测系统试验场,持续监测雨林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交换;热带森林大气环境监测场,实时追踪空气质量与气候动态变化;热带次生林生态修复试验场,探索受损生态系统的重生密码。这些科研设施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更为科普活动提供了鲜活生动的“实景课堂”。
自建站以来,三亚观测站始终将科普作为连接科研与公众的桥梁,以“世界地球日”“世界海洋日”等重要节点为契机,通过展览、讲座、比赛、研学等形式开展科普活动,针对不同群体,推出差异化科普方案:为中小学生讲解“碳汇” 课程;向科研工作者共享观测数据;为基地居民开设“家门口的生态课”。其兼具趣味与科学的科普设计,让各年龄段人群都能感受热带雨林魅力,强化生态保护意识。
此次被批准为中国地质学会地学科普研学基地,是对三亚观测站科普研学工作的充分肯定。未来,三亚观测站将持续发挥科普优势,创新科普形式,深化科普宣传,不断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与生态保护责任感,为促进热带雨林保护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