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在古生物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滇中楚雄弥兴街区调项目组针对滇中早泥盆世洛赫科考夫期下西山村组地层中的具翼鲎类化石开展系统研究。通过建立基于螯齿形态、相对尺寸及空间位置的分类鉴定模式,解决了该领域长期存在的定名混乱问题。这一创新性方法为具翼鲎类螯肢形态学分析提供了标准化框架,更为后续物种特征修订和系统发育关系重建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作为泥盆纪海洋顶级掠食者,具翼鲎类的螯肢结构演化对揭示古生态竞争机制具有关键意义。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种具翼鲎类的形态差异,深入探讨了其生态位分化特征,为理解早期节肢动物适应性演化提供了重要实证。
  该研究是国家基础地质调查项目“滇中楚雄地区弥兴街、韭菜地2幅1:50000区域地质调查”的重要成果,已发表于中国科学院SCI期刊《Journal of Paleontology》。下一步,研究团队将围绕早泥盆世节肢动物系统分类修订与古生态重建等方向开展深入研究,继续扩大在早期节肢动物演化研究领域的成果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