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小站点”蕴含大情怀——云南永仁观测站野外考察工作侧记

来源:地调局昆明中心 作者:张继勇 肖永华 张有为 发布时间:2023-07-07

“金沙水拍云崖暖、金沙江水绕环洲……”自古以来长江的上游——金沙江,以其壮丽的山河奇观,成为众多历史风流人物挥毫泼墨,抒发内心感慨的圣地。如诗歌中所描绘,如今蜿蜒曲折的金沙江及两岸巍峨的岭峰依然是世界自然风光中的一块“美玉”,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这块世界级的“美玉”更是成为我国西南生态屏障的重要一部分。 

生态观测服务西南生态文明建设

初夏位于金沙江畔的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气候干燥炎热,全年日照时长达2836个小时,被誉为“中国阳光城”。在永定镇永仁干热河谷自然资源要素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永仁干热河谷观测站”)气象—植被—地表基质观测场各式仪器正在有序运行,气象监测仪、植被物候监测仪、土壤三参数监测仪所获得的一串串数字通过无线传输网络,回传到永仁干热河谷观测站或位于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以下简称“昆明中心”)的“自然生态系统碳汇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碳汇中心”)。

在永仁干热河谷观测站科研基地,观测站工作人员,正在对传输回来的观测数据进行初步分析整理,对于有着重要价值的信息进行备案处理,打包上报到创新中心工作平台。

对于这些数据使用价值,碳汇中心负责人张连凯介绍,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在国家“两屏三带”十大生态安全屏障中,云南肩负着“西部高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三大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设任务。观测站点获取的数据,可为干热河谷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有效管理提供科学基础数据,为服务川滇生态屏障区与干热河谷生态脆弱区的修复与保护;为自然资源多要素、多过程、多尺度观测研究提供平台……

近年来,昆明中心紧紧围绕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管理,服务支撑自然资源部履行“两统一”职责为己任,根据部、局党组,以及指挥中心党委的指示精神,聚焦国家双碳目标,围绕自然生态系统碳汇调查监测、固碳增汇技术瓶颈攻关,开展自然生态系统碳汇调查监测与固碳增汇技术创新研发与示范工作。

2022年,昆明中心在云南大学和中国自然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等多家单位的大力支持之下成立了自然生态系统碳汇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永仁干热河谷观测站,旨在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在碳汇中心的基础上,永仁干热河谷观测站以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为牵引,紧紧遵循野外站观测、研究、示范和服务的科学定位,面向国际前沿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在水土过程与资源环境系统功能变化的关联机制、自然资源碳-氮-水循环过程与水量平衡、人-地耦合下水-土-植被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及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有效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干热河谷生态脆弱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供了有力支撑。

点滴之间彰显对自然的大爱

干热河谷是指高温、干旱河谷地带,这里阳光直射紫外线强,受西部高原地区影响,从印度洋吹过的大气压强在高原地区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形成了典型的“焚风”效应,让这里的气候变得异常的干燥,年均降水量约623.9mm,年蒸发量却高达3507mm,是典型的“热坝”地区。独特的自然气候让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泛黄的枯草随处可见。

考察当日,汽车在蜿蜒的山道上颠簸,突然前方车辆一个急刹车停了下来,该中心杨金江快速从车上跳下来,三步跨作两步走到草丛中,捡起了遗落在草丛中的矿泉水瓶。这一举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到达目的地后,他向记者表示,我们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调查者,更是保护者。

记者了解到,装有水的矿泉水瓶,除了会污染环境外,在阳光照射下还会发生聚光作用引起燃烧,从而导致火灾发生。在日常的工作中,野外调查人员为了防止矿泉水瓶掉落到山间以及陡坡之下,他们通常会选择可以反复使用的水壶来盛装饮用水。

永仁观测站的建立正是针对这种脆弱的生态环境,开发出基于仿自然生态修复的固碳增汇技术;针对红土固碳能力改善遇到的技术瓶颈,开发炭基有机肥土壤定向改良技术,进行成果转化与应用,最终让植被重返绿色和枝繁叶茂,再现金沙江上绿两岸壮丽景观。

坚守为了那绿色的一串串数据

2022年4月28日正式挂牌的永仁干热河谷观测站,如今已是“全国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网络”的重要子节点之一,自建站以来,观测站紧紧围绕“长期观测、科学研究、试验应用、开放服务”的总体任务路线,以干热河谷资源环境系统为观测研究对象,开展长期、稳定、连续的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试验研究以及科技示范,为干热河谷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积累了大量科学基础观测数据。

可在建站之初也是经历了一波三折,可谓是“九九八十一难”。回想起建站的细节,该中心重要参与者办公室主任王全华有着颇多感慨。他介绍,当初项目获批后,筹建项目组成员拿着批文走访各级政府,开始得到的答复基本均是不了解、不清楚、不支持,有的甚至把他们当成了环保督察工作人员,唯恐而避之不及。

2022年的10月份,源自一个偶然的电话,筹建组获知了永仁县分管自然资源系统一位领导的电话,向其介绍筹建观测站的计划后,并取得了第一次向永仁县领导班子当面汇报的机会。欣喜若狂的他们怀着忐忑而又激动的心情,向相关领导介绍了观测站建设的计划,以及后续对当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恢复与经济社会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地方领导的一致肯定。在后续的工作中,他们又一次次地奔波于昆明与永仁之间,不畏风雨,不惧酷暑,历经半年时间让位于我国川滇生态屏障的第一个自然资源要素综合观测项目获批。

他们对于自然生态调查工作的热情打动了当地政府相关领导,为了支持工作,当地政府为观测站提供了9000余亩的野外观测试验场地,并许诺了50年土地使用权。目前观测站内设备齐全,现已布设各类仪器55台套,建成水、土、气、生各类自然资源要素定位观测点10余个,形成了不同海拔梯度的观测样带体系,涵盖观测指标50余项,每年可产生数据2800余万条,其中,15m通量观测塔作为目前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唯一通量塔,将为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背景下金沙江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生态系统不同时空尺度的碳源/汇特征变化提供重要基础科学数据支撑。

成熟的技术、先进的装备,吸引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云南省发改委、云南省自然资源厅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等部门专家领导的关注。2022年10月,现任云南省副省长岳修虎莅临站点考察并指导工作,要求楚雄州高度重视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为永仁观测站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便利条件。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下一步,该站将继续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自然资源部“两统一”职责,逐步构建覆盖云贵高原干热河谷区的“空-天-地”立体化观测体系,形成对各类自然资源全天候、全时段、全要素的立体观测能力,积极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