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中国地质学会热液型金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与有效勘查技术创新基地开放基金申请指南(2025年度)

发布时间:2025-07-28
  为加强中国地质学会热液型金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与有效勘查技术创新基地(以下简称“创新基地”)学术交流与合作,吸引和鼓励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利用创新基地平台开展热液型金铜多金属矿勘查领域基础性、前沿性和创新性研究,依据《中国地质学会热液型金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与有效勘查技术创新基地开放基金管理办法(试行)》(附件1),并结合创新基地建设运行实际,现发布2025年度开放基金申请指南。
  一、申请条件
  (一)申请人应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企事业单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历的研究人员;其他研究人员应提供2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的推荐意见。同等条件下优先资助高级研究人员或具有相关科研项目经历人员。
  (二)每位申请人只能申请本创新基地开放基金课题1个。申请人须是申请基金研究思路的主要提出者和研究工作的实际主持人,对基金研究工作、经费使用以及研究成果承担全部责任。
  (三)开放基金负责人将自动作为创新基地客座人员,每项开放基金需有1名本创新基地固定人员作为合作者(可自行联系,亦可获资助后根据研究方向由创新基地指定),共同开展联合研究和基金管理。
  二、资助方向
  创新基地2025年度开放基金重点资助以下4个方向的科学研究与产品研发:
  方向一:哀牢山成矿带金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活化—迁移—聚集—成矿时空耦合关系
  哀牢山成矿带斑岩—矽卡岩型铜金矿床形成与新生代富碱斑岩关系研究;哀牢山成矿带(南段)造山型金矿成矿机制研究;斑岩成矿系统中Au、Cu等元素的富集机制差异性研究等。
  方向二:南盘江—右江成矿带金成矿事件与岩浆—构造耦合作用
  成矿流体性质及其对微细浸染型金矿驱动机制的影响与联系;矿集区或单矿床尺度成矿元素沉淀及共生分异机制研究;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构造—岩浆岩时空耦合研究等。
  方向三:康滇地区铁氧化物铜金矿床(IOCG)成矿作用深部过程与驱动机制
  IOCG矿床与沉积型层状铜矿床(SSC)成矿流体驱动机制与矿化蚀变差异性研究;岩浆作用与成矿的关系研究;构造—岩浆—变质事件与成矿的关系;坑道地震勘探技术及应用;遥感找矿预测技术及应用等。
  方向四:西南地区热液型金铜多金属矿有效勘查技术方法与成矿预测
  热液型金铜多金属矿床物/化/遥致矿(弱)异常探测及识别技术研究;热液型金铜多金属矿床地物化遥有效勘查技术方法组合研究;基于GIS的地物化遥综合模型构建与成矿预测等。
  三、资助计划及要求
  (一)资助数量及额度
  本年度计划资助开放基金课题3~5个(含重点课题1~2个,一般课题2~3个);重点课题资助额度为4~5万元/个、一般课题资助额度为2~3万元/个。
  (二)课题执行周期
  开放课题执行周期一般为1年,重点课题可延长至2年。
  (三)有关要求
  1.内容要求:围绕指南中某一方向开展工作,系统解决该方向的关键问题。
  2.成果要求:重点课题须至少发表SCI(中科院2区及以上级别)或EI论文1篇、或相当水平的其他成果,并提交年度进展及结题报告各1份;一般课题须至少发表北大中文核心及以上级别论文1篇、或相当水平的其他成果,并提交结题报告1份。
  四、申请程序
  (一)基金申请。申请人根据本指南的基金设置要求,下载“开放课题申请书”,经所在单位同意并加盖公章后,提交电子版申请材料(pdf格式和word格式各1份,word格式无须签字盖章,电子版文件命名方式:申报研究方向X-姓名-单位-题目)至指定邮箱,电子版以电子邮件收到时间为准。专家推荐信(若需)扫描件须随申请书一并发送。在接到确定入选通知后,申请人再提交加盖单位公章的纸质材料(一式三份)。申请材料纸质版与电子版的内容须一致。
  (二)截止日期。本年度开放基金申请截止日期为7月20日,逾期不予受理。
  (三)基金审批。按照“公平公正、择优资助”的原则,创新基地将组织同行专家对申请书进行评议,由创新基地学术委员会或主任会议进行评审,确定资助课题和额度,评审结果于8月底前在昆明中心门户网站(http://www.kgsnrc.cgs.gov.cn/)予以公布,届时将通过邮件或电话方式通知申请人并签订合作协议。
  五、标注方式及其他要求
  (一)基金课题研究成果归创新基地和课题组成员共有。基金研究成果必须署名创新基地为第一完成单位,论文、著作等须标注受创新基地开放基金资助。
  创新基地署名的中文格式为“中国地质学会热液型金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与有效勘查技术创新基地”,英文格式为“Innovation Base for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and Effective Exploration Technology of Hydrothermal Gold-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s,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致谢标注中文格式为“本论文(著作)受中国地质学会热液型金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与有效勘查技术创新基地开放基金资助(编号:HGPDF-202X-XX)”,英文格式为“Supported by the Innovation Base for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and Effective Exploration Technology of Hydrothermal Gold-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s,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No. HGPDF-202X-XX)”。未按照要求标注,创新基地将不予支付经费及办理结题手续。
  (二)申请人应如实填写申请材料(附件2),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不得以与已出版、已结题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申请本次基金。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不再受理课题负责人的后续立项申请,如已获立项即予撤项并给予通报。
  (三)开放基金管理依据《中国地质学会热液型金铜多金属矿成矿规律与有效勘查技术创新基地开放基金管理办法》(附件1)进行。
  (四)本指南最终解释权归创新基地所有,如有任何疑问,可通过联系人向创新基地负责人咨询。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杨老师(18388135952)  钏老师(18725081760)
  电子邮箱:maoshanchuan@126.com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春雨路1566号
  邮编:650111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