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至今,关于森林的话题一直延续着。他是人类文化的摇篮,因他赋予了文人雅客创作诗歌和诗学的空间,唐代诗人蔡希寂以“素晖射流濑,翠色绵森林”表达了森林的景色之美,田园诗人王维更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将自己的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令人油然生出向往之情;他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环境,科学家断言,如果森林从地球上消失,全球90%以上的生物也将灭绝,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面临巨大考验。既然森林这么重要,那我们的脑海里会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什么是森林呢?森林有什么作用和功能?带着你们的求知欲随我们一块走近森林,去了解他和认识他,关心他和爱护他!
让我们先了解认识下森林,他是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由此可见,森林是一个包括各种各样生物的群体,一棵棵孤立的树木不是森林。森林与所在空间的非生物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所以森林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那什么是森林资源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中规定:“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总则中提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保障森林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见森林资源在人类生存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既然森林资源这么重要,那森林都具有哪些作用和功能呢?对于我们人类起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先讲讲森林的社会价值:“春日郊游玩耍的山林,夏日乘阴遮凉的树木。秋日硕果累累的果林,冬日烧火取暖的木柴。”从这简短的几句话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森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仅如此,森林还给我们源源不断地提供木材产品和林副产品。木材产品主要包括原木、锯材、纸浆材、人造板材等;林副产品主要包括森林植物的叶、花、果、茎、树皮、树脂、树胶、树液等。
再说说森林的自然价值:森林、湿地和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调节器”。每一棵树都是一个氧气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据已有调查了解:一棵椴树一天能吸收16公斤二氧化碳,150公顷杨、柳、槐等阔叶林一天可产生100吨氧气。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利用森林“碳汇”应对气候变化。
图1 森林资源社会价值
森林是巨大的“蓄水池”。“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树总是同水联系在一起。降雨落到树下的枯枝落叶和疏松多孔的林地土壤里,会被蓄积起来,就像水库蓄水一样。一片10万亩森林的蓄水量,相当于一座200万立方米的水库。森林这种拦截、吸收、蓄积降水的功能,对于减轻旱涝灾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森林是良好的“吸尘器”,是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的生态屏障。狂风吹来,他用树身树冠挡住去路,降低风速,树根又长又密,抓住土壤,不让大风吹走。所以大范围植树造林培育森林,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和减轻风沙危害,防止土地荒漠化的扩大,降低沙尘暴的发生频率,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而且可以改造沙漠开拓沙漠绿洲,扩大人类的生存空间。
森林是控制全球变暖的“缓冲器”,森林能够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由于近代人类大量使用石化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引起地球上的“温室效应”。每公顷森林平均每年可吸收20-40吨二氧化碳,同时放出15-30吨氧气。研究结果证明,当前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因素中,森林面积减少约占所有因素总和作用的30%-50%。
图2 森林资源功能
可以说森林的特殊功能决定了其在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睦、维持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生存发展基本条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人类对森林资源需求量也快速增加,但由于缺乏足够的保护意识,造成森林资源开发与利用缺乏科学的规划,且乱砍滥伐现象的存在,使得森林资源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一直高度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据2021年全国林草生态综合监测结果显示,森林面积和蓄积持续稳步增长,生态空间质量也稳中向好。但成效还不够稳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下步,需要我们按照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资源各要素耦合关系,增强各项保护举措的关联性和针对性,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森林,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持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持续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作者:巴音吉、杨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