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3日 星期三

西宁中心开展第56个“世界地球日”科普活动

来源:地调局西宁中心 作者:曹智 发布时间:2025-04-27
  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期间,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以下简称“西宁中心”)科普团队在青海大学和青海省体育运动学校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活动紧紧围绕“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向广大师生传递了生动有趣的科学普及知识,激发了大家对地球科学的浓厚兴趣和对生态保护的责任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在青海大学,科普讲解员依托正在实施的地质调查项目研究成果,化身“地质向导”,以“柴达木盆地的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用生动的语言为师生们揭开柴达木盆地的神秘面纱,揭示了柴达木独特的地质构造、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现状。柴达木盆地作为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聚宝盆”之称,拥有盐湖、石油、天然气等丰富资源。然而,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盆地生态也面临着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等生态问题。现场通过展示大量实地调查数据和生动的图片,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保护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现场互动环节氛围浓厚,同学们踊跃提问,就盆地内的物种多样性保护、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问题与讲解人员展开深入探讨。



  在青海省体育运动学校,科普讲解员以“地球内部寻宝”的趣味故事引入“探索地球宝藏,地质与钻探的奇妙世界”带领同学们“潜入”地下,从地核、地幔到地壳,层层解析地球结构的奥秘。各类矿石标本在讲台上一字排开,萤石的荧光、石英的晶体光泽引得同学们驻足惊叹;模拟钻探装置的动态演示,更将复杂的钻探原理转化为直观的视觉体验——钻头如何穿透岩层,通过钻探技术的进步向深海、深地掘进,不断发现新的资源?岩芯样本怎样记录地球历史?同学们围在展示台前,触摸矿石、观察设备,在探索中感受地质科学的魅力,激发了大家对地质调查工作的热情。



  此次科普活动不仅是一场知识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原来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藏着大学问!”“我也要为保护地球出一份力!”活动结束后,师生们的感慨真挚而热烈。大家纷纷表示,将从节约水电、减少资源浪费等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呵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近年来,西宁中心持续推动世界地球日“科普进校园”品牌活动,通过开发特色课程、举办主题研学等方式,让更多青少年了解地球科学,加入青藏高原生态保护行列。相信在科普力量的持续浇灌下,守护地球家园的种子将在师生心中生根发芽,共同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蓝图。
  作者:曹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