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作为主要技术依托单位的基于炭基有机肥的红土改良与固碳增汇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正式启动。项目组与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特邀专家齐聚一堂,共商项目实施细节,为云南红土改良与固碳增汇事业按下“加速键”。
  据介绍,该项目是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产业创新人才专项,旨在解决云南红壤区肥力低下、保水保肥性差等突出问题,通过技术创新推动高原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项目以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为宗旨,聚焦红土改良与固碳增汇双重目标,将集成土壤传感、墒情监测等先进技术,建设不少于3个标准化炭基有机肥应用示范区,形成高原特色作物专用肥技术方案,辐射带动周边5000亩以上农田实现技术升级。同时,通过技术推广与培训,该项目将培养本土技术骨干,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本次启动会以“项目启动与实施方案研讨”为重点,系统梳理现有工作基础,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以保障项目高效推进、形成重要成果。会上,项目负责人就技术目标与生态意义作总体汇报,云南大学和云南农业大学专家分别围绕“干热河谷人参果”种植、土壤微生物功能解析与绿色农业发展展开技术交流。昆明中心项目团队对茶叶与棉花碳足迹评价、炭基肥料研发等项目进展作专题汇报。在研讨环节,参会专家结合自身研究领域,针对项目技术难点提出优化建议,形成“专业碰撞、优势互补”的良好氛围。
  会后,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昆明中心碳汇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强化对项目技术支撑体系的认识。
  此次启动会明确了项目实施的“时间表”与“路线图”,搭建起跨单位、跨领域的协作平台。昆明中心将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整合平台资源,持续推动炭基有机肥技术在红土改良与固碳增汇中的落地应用,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刘翔、朱倩瑶